农村有户口没有土地怎么办?村里不分地可以这样处理!
这事儿,说起来也挺闹心的。我就是那种,户口本上写着某某村,但手里一分地都没有的情况。真没太当回事儿,觉得现在年轻人在外面打工的多,地那点收成好像也没那么重要。可后来年纪上来了,特别是看着村里同龄人,甚至一些后来的,家家户户都有地,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。
摸索着搞明白咋回事
我就纳闷,都是一个村的,凭啥我就没有?第一步,我就直接去找了我们村的村委会。找到村支书,还有管土地的那个委员,坐下来问。他们态度还行,但说话有点绕,大概意思就是说,分地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,那时候有统一的政策,按人头或者按户分的。说我那时候可能年纪小,或者户口刚迁回来不久,或者当时家里情况特殊,总之就是错过了那波。
听他们这么一说,我还是有点懵。我就想着,得自己弄清楚。我托人找了找村里以前分地的老档案,虽然不全,但也翻到了一些记录。确实,那几次大的土地调整,好像都跟我家没什么关系,要么就是那时候我们家成分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不符合当时的政策,要么就是记录上确实把我给漏了。这下心里大概有个底了,不是村干部故意针对我,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。
开始跑相关部门
知道了原因,但问题还没解决。光知道为啥没有,解决不了我现在想要地的问题。村里说现在地都分完了,没有机动地了,他们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。我想着村里不行,那就往上找找?
然后我就去了乡镇政府。找到负责农业、土地这块儿的办公室。第一次去,人家也就是登记了下情况,说了解了解。没下文。我又去了第二次,把我知道的情况,村里的说法,还有我查到的一些档案信息(虽然不全)都跟他们说了。这回接待的人稍微耐心点,说会去跟村里核实。这一来二去,跑了好几趟。乡镇的意思也差不多,就是说现在的土地承包政策很稳定,大调整很难,如果村里确实没有预留地或者新增的机动地,他们也没法强制命令村里必须给我分地。
那段时间真是有点灰心,感觉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。但也琢磨出点门道,就是这事儿急也没用,得按规矩来,还得有耐心。
另寻出路,解决实际问题
既然直接分地这条路看起来很难走通,我就开始想别的办法。毕竟光抱怨解决不了吃饭问题。
- 打听村里谁家地多,或者有人外出不种地了。我开始在村里转悠,跟老乡们聊天,特别是那些家里劳动力少,或者常年在外打工的。问他们家的地能不能转包给我种,租金好商量。
- 留意村里的土地流转信息。有时候村委会或者镇里会有一些土地流转的公告,比如有大户想租地搞规模种植,或者有些抛荒地重新整理出来招标。虽然机会不多,但我也一直留意着。
- 跟村干部保持沟通。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给我地,但万一以后有啥新政策,或者有新增的土地资源(比如开垦整理出来的新地),我得确保他们第一时间能想到我。所以隔三差五,我还是会去村委会坐坐,不一定是谈地的事,就是拉拉家常,让他们别忘了还有我这么个“无地户”。
我就是通过跟同村的一家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协商,把他家的几亩地给转包过来了。签了正式的流转合同,每年按时给租金。虽然不是自己名下的承包地,但好歹有地种了,心里也踏实多了。这地种种粮食,种种菜,自己吃不完还能卖点,总算解决了这个心病。
我这过程就是:先找村委了解情况 -> 自己查资料搞清原因 -> 去乡镇反映争取政策 -> 发现直接分配困难后 -> 转向市场化的土地流转途径解决。一路折腾下来,虽然费了不少劲,但也算是有个结果。这经验分享出来,希望能给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一点参考,路不止一条,多试试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