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知道小孩户口上老婆家利弊?这几点关键因素要考虑。
得,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家那会儿给孩子上户口的事儿,就是到底让孩子户口跟谁,是跟我,还是跟他妈,也就是我媳妇儿。
琢磨这事儿的起因
那会儿我媳妇儿刚怀上没多久,家里添丁进口是大事儿,高兴归高兴,但随之而来的事儿也不少。其中一个比较早开始琢磨的,就是孩子生下来,户口落在谁家名下。按老传统,一般都觉得孩子得跟爹走,户口自然也落我这儿。我爸妈那边也是这个意思,觉得天经地义。
开始考虑不同的方案
我也没多想,觉得就落我这儿呗,简单省事。但我媳妇儿有天跟我提,说要不考虑考虑落她娘家那边?我当时还有点纳闷,问她为
她就跟我分析:
- 是上学。 她打听,她娘家那边划片儿的小学,据说比我这边对口的要好那么一点点。虽然不是啥顶尖名校,但能好一点是一点,当爹妈的总想给孩子力所能及最好的。
- 是方便。 孩子小的时候,肯定跟妈多。她琢磨着,要是户口跟她,以后办点啥手续,比如打预防针登记、办个少儿医保啥的,会不会在她那边更顺手?(虽然事后证明这点影响不大)
- 还有就是她爸妈能搭把手。 岳父岳母离得不远,以后孩子真在那边上学,接送也方便,老人帮衬着点,我们也能轻松些。
我听完也开始琢磨,确实有点道理。我这边,户口所在地就是个普通地方,学校一般,也没啥特殊政策福利。要说好处,可能就是满足“孩子户口跟爹”这个传统观念,让我爸妈高兴?好像实际的好处真不多。
家里人的商量过程
这事儿我和媳妇儿就正式摆到台面上商量。我一开始心里确实有点小疙瘩,觉得孩子户口不跟我,好像有点别扭,怕亲戚朋友问起来不好说。但我媳妇儿劝我,说现在都啥年代,观念得改改,主要看哪个选择对孩子最有利,那些虚的面子都是次要的。
我们主要权衡的就是孩子未来的教育资源。 反复打听确认两边小学的情况,确实媳妇儿娘家那边稍微有点优势。虽然这优势可能就一点点,但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,也算是个重要的考量因素。
至于其他的,比如办手续的便利性,我们觉得可能差别不大。两边父母的态度,我这边虽然有点传统想法,但也不是完全不通情理,好好沟通,说明是为孩子应该也能接受。岳父岳母那边肯定是欢迎的。
经过几轮讨论,我俩达成一致:把孩子的户口落在媳妇儿家那边。 主要就是冲着那个稍微好点儿的教育资源去的。我觉得,为孩子,这点传统观念的“不适”,我可以克服。
实际去跑手续的过程
等孩子出生,拿到《出生医学证明》后,我们就开始着手办户口。提前问好需要啥材料,准备齐双方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结婚证,还有最重要的娃的出生证明。
找个工作日,我请天假,和我媳妇儿一起去的她户口所在地的那个派出所户籍办理点。人不算太多,排一小会儿队就到我们。把一堆材料递给窗口里的警察同志。
警察同志挺麻利的,一项项核对,问孩子姓名、出生日期这些基本信息,确认无误后,就在电脑系统里一顿操作。然后拿出我媳妇儿的户口本,翻到子女那一页(当时还是空白的),用针式打印机,“哒哒哒”就把我娃的信息给打印上去。盖上章,递给我们。
整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顺利,没遇到啥障碍,也就半个多小时,事儿就办完。 看着户口本上新添的名字,心里挺踏实的。
事后的感受和总结
现在孩子也几岁,快到上幼儿园的年纪。回头看当初这个决定,我个人觉得是明智的。虽然离上小学还有几年,那个所谓的“学区优势”还没真正兑现,但至少给我们一个相对更好的起点选择。
实际生活中,孩子户口跟谁,对我们日常带他看病、打疫苗、出门玩这些,真没感觉到有任何不便或者区别。偶尔有不太熟的人问起,孩子户口怎么跟妈呀?我就直接说,为以后上学考虑,媳妇儿那边学校好点儿。大家基本都能理解,现在社会确实比以前开放多,没那么多老讲究。
我的实践经验就是,这事儿真没必要太纠结。夫妻俩好好商量,把两边的情况都摆出来,哪边的资源更好、更方便、对孩子长远发展更有利,就选哪边。别被所谓的传统或者面子束缚住。说到底,都是为孩子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。把户口落在丈母娘家,只要沟通好,真没啥大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