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上海读研要不要迁户口,这几个关键点你需要知道!
讲真,收到上海那边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,兴奋劲儿没过多久,就开始琢磨一件特别实际的事儿——要不要把户口迁到学校去。这事儿,不大不小,但当时确实让我纠结好一阵子。
起初的迷茫和打听
刚开始是一头雾水。我们那个年代,信息不像现在这么铺天盖地,但学校发的入学须知里提这事儿,说是可以迁,也可以不迁,自愿原则。这就让人犯难,自愿?那到底哪种更
我就开始到处问。先是问几个已经在上海读研的学长学姐。有的说:“迁呗,方便!以后办个身份证、护照啥的,不用跑回老家,省事儿。” 还有的说跟医保挂钩,迁过来能享受上海这边的学生医保,听起来挺不错的。
但也有反对的声音。一个学姐就跟我说:“千万别瞎折腾!就是个集体户口,毕业找不着上海的工作,户口还得打回原籍,到时候还得跑一趟,麻烦得很。” 她还补充一句,“再说,现在办个居住证也能解决很多问题,没必要非得迁户口。”
除问人,我也上网扒拉各种信息。说法五花八门,看得我更晕。有的强调户档不分离,建议迁;有的说只是读书没必要迁;还有的说得看你以后想不想留在上海发展。
结合自身情况掂量掂量
听一圈意见,我坐下来开始琢磨自己的情况。
- 老家远近: 我老家离上海不算近,坐火车得十几个小时。真要是有啥急事需要户口本或者必须本人回户籍地办的手续,来回一趟确实挺折腾。
- 毕业去向: 当时对毕业后是不是一定留在上海,心里一点谱都没有。上海是大城市,机会多,但压力也大。万一读完研就回老家或者去别的城市?
- 怕麻烦: 天生有点怕麻烦。一想到要回老家派出所开证明,再带一堆材料去上海的派出所落户,毕业可能还要再走一遍反向流程,就觉得头大。
- 所谓的“福利”: 像学长说的办证方便、医保这些,听起来是不错。但仔细想想,研究生期间能有几次需要办身份证、护照的?至于医保,学校好像也有相应的保障措施,具体咋样当时还不太清楚。
最关键的一点是,我解到迁到学校的是集体户口。 这玩意儿跟咱们平时家里的居民户口本还不太一样,限制挺多的,毕业后如果找不到上海的单位接收,或者买不起房落不户,最终还是得迁走。
我的决定和行动
反复权衡之后,我做出决定:不迁!
主要原因还是怕麻烦,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。我觉得为在读期间那点儿“可能”的便利,去折腾户口迁移,还要承担毕业后可能更麻烦的迁回风险,不太值当。
开学报到的时候,当老师问到户口迁移时,我很干脆地选择“不迁入”。然后按学校要求,去办理上海市的《居住证》。这个证办起来相对简单很多,需要提供的材料也都是现成的。
后来的体验和反思
研究生几年读下来,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决定对我个人来说,是正确的。
- 办证件: 期间我确实需要补办一次身份证,当时稍微麻烦一点点,需要家里人把户口本寄过来,然后我去指定的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的派出所办理。虽然比在本地办稍微周折,但也顺利解决,并不是什么大不的事儿。护照我是在入学前就办好的。
- 医保: 学校有统一的学生医保,虽然报销比例啥的可能跟上海市民医保略有不同,但日常看个小病小痛足够用,也没感觉有啥不方便。
- 其他方面: 至于其他的,比如考驾照、实习找工作啥的,居住证基本都能派上用场,没遇到过因为户口不在上海而被卡住的情况。
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。毕业后,我没有选择留在上海,而是去另一个城市工作。如果当时把户口迁到上海学校的集体户口,那我毕业时就得多一道手续,把户口从学校迁出,再落到新的工作地或者打回原籍,确实能省掉一步麻烦。
所以说到底,迁不迁户口这事儿,没有绝对的好与坏。 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未来规划。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在上海扎根,或者老家特别远,办事情来回跑确实不方便,那提前迁过去,可能利大于弊。但如果你跟我一样,怕麻烦,对未来没想那么清楚,或者觉得没必要,那不迁,办个居住证,也完全没问题。
希望我这点儿个人经历,能给正在纠结这个问题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点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