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政策下户口和房产不一致上学,需要满足什么条件?
说起这户口和房产不一致给孩子上学的事儿,我当初可是实打实地经历了一回,真是折腾得够呛。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当时是怎么一步步办下来的,希望能给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们提个醒儿。
发现问题,心里打鼓
那会儿孩子快到上小学的年纪了,我们一家子就开始琢磨学区的事儿。我们家的情况是,房子买在一个区,但是孩子的户口是跟着老人落在另一个区的。一开始没觉得是多大的事儿,想着都是在一个城市里,总有学上。可后来听邻居们一说,加上自己上网查了查,心里就开始打鼓了。都说“房户一致”是第一顺位,我们这种情况,悬!
开始打听,收集信息
知道这事儿可能麻烦,我就立马行动起来了。第一步就是打听政策。我先是去了我们房产对应的小学门口,看看招生简章怎么写的。果然,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优先招收“房户一致”的学生。然后我又给区教育局的招生办公室打电话,电话是真不好打,打了好几次才接通。工作人员态度还行,但说得也比较官方,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这种情况属于“统筹安排”的范围,具体能不能上对口小学,得看当年的学位情况。
“统筹安排”这四个字,听着就让人心里没底。我又问了身边几个有经验的朋友,有的说问题不大,都能给安排个学校;有的说够呛,可能会被调剂到很远的学校去。听得我一个头两个大。
准备材料,跑部门
光着急没用,关键还是得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备齐了。根据打听来的消息和一些官方通知,我列了个单子,基本上就是要证明“我们确实住在这儿”以及“孩子确实是我们的娃”。
- 全家户口本(原件、复印件,每一页都要)
- 房产证(原件、复印件)
- 父母双方的身份证(原件、复印件)
- 孩子的出生证明(原件、复印件)
- 实际居住证明(这个比较活,我准备了近半年的水电煤缴费单,上面有地址和户主名字)
- 有些地方可能还要结婚证,我也备上了
材料准备齐了,就到了正式办理的阶段。按照我们这边当时的流程,需要先在网上进行信息登记,登记的时候就要明确说明户口和房产地址不一致的情况。登记完了,系统会给一个初步的审核结果和现场确认的时间地点。
到了现场确认那天,我带着厚厚一沓材料就去了指定的学校(我们是先去对口小学确认)。负责老师仔细核对了我们的材料,把房产证、户口本、实际居住证明看得特别细。老师态度挺但也明确告诉我们,像我们这种情况,肯定排在“房户一致”的后面,如果学校学位紧张,就得接受教育局的统筹调剂。
等待结果,接受安排
交完材料就是漫长的等待了。那段时间真是有点焦虑,天天刷手机看有没有新消息,生怕错过什么通知。过了大概一两周,接到了学校的电话,通知我们去领录取通知书。不过不是我们房产对口的那所小学,而是被调剂到了离家稍微远一点的另一所公办小学。
虽然不是最理想的结果,但好歹也是一所不错的公办学校,而且总算是解决了上学的大问题。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。后来了解到,我们那年对口小学确实学位特别紧张,优先录取完“房户一致”的孩子后,就没多少名额了,所以我们被统筹安排也算是意料之中。
一点经验分享
我这趟经历下来,有几点感受:
- 政策一定要早了解:别等到关头才着急,提前一两年就开始关注所在区的招生政策,心里有数。
- 材料务必准备全:需要什么证明,一项都不能少,原件复印件都备省得来回跑。特别是实际居住证明,水电煤气单、物业证明什么的,能准备的都准备上。
- 沟通要直接有效:不清楚的就直接问学校招生办或者区教育局,别自己瞎猜或者听信各种小道消息。
- 放平心态:对于“房户不一致”的情况,很多时候确实需要接受统筹安排,提前做好心理准备,只要能上学,在哪儿都一样好好学。
这就是我当初给孩子办入学,户口和房产不一致的整个过程。过程是挺折腾人的,但只要一步步按要求来,总能把事情办妥。希望我的这点实践记录能帮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