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答应带家里两老去成都耍,结果被旅行社坑惨了。老头腿脚不老太太高血压,我就琢磨找个真正靠谱的老年纯玩团。网上吹得天花乱坠的太多了,干脆自己跑了一趟。
摸底5家旅行社
我揣着个本子,装成替父母咨询,把成都街头挂着“老年专线”招牌的旅行社跑了五家。第一家进去就给我推购物线路,说什么“特色丝绸博物馆体验”,我扭头就走。第二家倒是拍胸脯保证纯玩,结果合同里藏着一行小字“景点内自由购物时间2小时”,糊弄鬼!
重点考察三家:
- A社: 柜台小妹热情得很,说每人配急救包,还给我看他们“特制软座大巴”的照片。我多嘴问了句“司机开山路技术咋样”,她直接卡壳了。
- B社: 店面小得转不开身,老板自己当导游。他说只接8人小团,餐标写明了35元/顿。我让他出示导游证,他在抽屉里翻了十分钟,掏出来一张皱巴巴的纸。
- C社: 展厅里挂着锦旗,说跟华西医生合作。我一听来劲了,问医生跟团收费吗?前台支支吾吾:“这个嘛……主要是电话咨询支援……”
实战蹲点真功夫
光听他们吹没用!我连着三天早晨六点蹲在宽窄巷子旅游车集散地,专门数老年团的车。
- A社的车看着挺新,结果老爷子下台阶时扶手吱呀响,导游站老远喊“小心”愣是没伸手。
- B社的小巴确实人少,但中午在农家乐,我看那些老人围着四桌坐,桌上就摆着三盆素菜一盆汤,老板承诺的35块餐标怕是被狗吃了。
- C社的车上贴着“医疗绿色通道”,结果团里老太太头晕,导游居然掏出一瓶藿香正气水:“阿姨,要不您先顶顶?”
我的骚操作测试
我假扮家属跟了一天C社的团。中午在青城山脚,故意说家里老爷子滑了一跤(假的!),看他们反应。导游第一句话是:“买意外险了?我们签过免责条款的。” 第二句话:“山下卫生所走过去一公里。” 呵呵,说好的华西医生?
揪出个老实人
本来要放弃了,结果在文殊院门口碰到个举小旗的导游。他搀着个掉队的老爷子慢慢走,两人还唠着家常。凑过去一聊,是本地D社的周师傅,干老年团十年了。他看我真关心,直接摊牌:“那些说配医生的都是吹牛!但您记着两点:选每日车程不超过3小时的路线,导游手机里必须有每个县医院急诊室的电话。”
选了家不起眼的E社。他家合同写得最土:“导游负责帮老人泡药茶”“每车配折叠轮椅”“厕所超过200米必须找无障碍替代方案”。回来那天我问老妈感受,她说:“小陈导游帮我剥了三天煮鸡蛋,闺女都没这么仔细。” 这钱花得才叫值!
对了,昨天看到当初考察的C社在招“老年旅行体验师”,月薪标到两万。我冷笑一声——怕是又要找冤大头帮他们写锦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