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户口pk深圳户口难度对比!普通人哪个更容易拿到?
得,今天正好有空,跟大家唠唠广州户口和深圳户口这事儿。这俩地方都是大城市,机会多,想留下的人也多,落户自然就成很多人绕不开的话题。几年前,我也为这事儿纠结过,瞎折腾好一阵子,算是有点自己的实践心得,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。
最初的纠结与摸索
那时候刚来广东没多久,工作稍微稳定点,就开始琢磨落户的事。毕竟没个本地户口,好多事情都不方便,小孩上学更是头等大事。深圳名气大,感觉机会更多,就先去解一下深圳那边的情况。
摸索深圳户口:
- 上网查,找各种攻略看,也问几个在深圳的朋友。给我的感觉就是,深圳确实是搞钱的好地方,但落户的门槛好像也挺高的。
- 我记得当时看下人才引进和积分入户两种路子。人才引进,对学历、职称啥的要求挺细,我对着条条框框看半天,感觉自己好像够不太着,或者说得费老大劲。
- 积分入户,要算分,社保年限、居住证年限、学历、年龄什么的都算进去。我算算自己的分,好像也不太乐观,主要是社保年限不够长,也没啥特别的加分项。
- 而且听朋友说,深圳的名额好像挺紧张的,每年申请的人乌央乌央的,感觉竞争压力山大。当时就觉得,想搞个深圳户口,不容易,得有真本事或者熬年头。
转向广州:柳暗花明?
深圳那边感觉希望不大,我就开始把目光转向广州。之前对广州的落户政策解不多,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打听的。
捣鼓广州户口:
- 这一解,发现广州这边好像对我这种情况要友好一些。政策感觉相对宽松点,特别是那几年好像还有些调整,放宽一些条件。
- 我记得当时看到针对本科学历,特别是“双一流”高校的,好像社保要求没那么死板,不用非得连续半年什么的。应届生的政策也挺方便的,可惜我不是应届生。
- 我也看广州的积分入户,同样要凑积分,但感觉那个积分体系设计得好像更容易达到目标一些,或者说,达到那个分数线的人好像更多。
- 还有就是人才引进入户,感觉广州这边对学历和职称的要求,覆盖面好像更广一点,或者说,某些条件的门槛相对低一些。
- 我对比一下自己的条件,发现走广州的人才引进好像更有谱。就开始认真准备材料。
我的实践过程
决定主攻广州之后,就开始行动。
第一步,收集信息和材料。我把广州人社局官网翻个底朝天,把人才引进入户需要的材料清单列出来,一项一项去准备。毕业证、学位证、身份证、户口本、劳动合同、社保缴纳证明……反正就是一堆东西。有些需要回老家办的,还专门请假回去弄。
第二步,网上申报。广州这边很多流程都可以在网上走,挺方便的。我按照系统指引,一步步填写信息,上传材料的扫描件。填的时候也挺小心的,生怕哪个地方填错耽误事。
第三步,等待审核。提交上去之后就是等。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,每天都上去看看状态有没有更新。这个过程大概等一段时间,具体多久有点记不清,反正不算特别漫长。
第四步,审核通过,办后续手续。收到审核通过的消息时,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。后面就是去现场核验材料原件,然后拿到入户指标卡。再拿着指标卡回老家办迁出,到广州这边的派出所办迁入,领新的户口本和身份证。
最终选择与感受
整个流程走下来,虽然也花不少时间和精力,但总体感觉还算顺利,没遇到什么特别刁难的地方。所以我成功拿到广州户口。
回头看,深圳和广州,哪个更这真没标准答案。深圳可能发展更快,机会更多,但落户的门槛确实也摆在那。广州,生活节奏可能相对慢一点点,但落户政策在当时对我来说,确实更友更容易实现。我当时就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更容易走通的那条路。
感觉就是,如果你是顶尖人才,或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条件去熬积分,深圳也许更适合你。但如果像我一样,条件普普通通,又想尽快解决户口问题,那广州这边可能会给你一个更容易够得着的台阶。
反正,这就是我当年自己折腾广州户口和解深圳户口的一点经历,纯粹是个人实践记录,希望能给正在纠结的朋友们提供一点点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