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这个“种地户口”,也就是咱们以前老说的“农业户口”,我这肚子里可真有不少话能唠唠。这玩意儿跟着咱们这代人,真是经历了太多变化了。
我记得我小时候,那会儿“农业户口”和“非农业户口”可是两重天。最实在的,就是吃商品粮。我们那时候是农村户口,家里得自己种地交公粮,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口粮。城里亲戚就不一样了,他们是“非农”,国家给发粮票、粮本,按月领粮食。那时候觉得,能吃上“商品粮”可真不得了,感觉就是不一样的人。
再一个就是地。这是咱“种地户口”的根儿。有自己的承包地,还有宅基地能盖房子。虽然那时候地里刨食挺辛苦,一年忙到头也就混个温饱,但心里踏实,觉得有地就有根。城里户口就没这些,他们是单位分房子,或者自己想办法。
后来慢慢地,改革开放了,很多人开始出去打工。我年轻那会儿也出去闯过,在城里待了些年头。那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差别了。
- 找工作:人家城里户口的,好像门路更多点,有些单位招工还就认本地户口。我们农村出来的,选择就少很多,大部分都是力气活或者进厂子。
- 孩子上学:这是个大头疼事儿。那时候想让孩子在城里上学可费劲了,借读费老高了,还得托关系找门路。人家城里户口的孩子,就近入学,省心多了。
- 社会保障:这块儿以前差别也挺大。城里退休了有退休金,看病报销比例也高点。我们农村的,那时候基本就是靠自己,后来才慢慢有了新农合、新农保,但跟城里的比,还是有差距。
再后来我岁数也大了,就回了老家。这几年眼瞅着变化更快了。
户口合并了?
前几年,听新闻说好多地方都取消“农业户口”和“非农业户口”的区分了,统一叫“居民户口”。听着是好事儿,好像是平等了。我专门去镇上问过,办事员说,现在登记都统一了,本子上不再印那几个字儿了。
但是,我自个儿琢磨着,这本子上的字儿改了,有些老底子留下来的东西,不是一天两天能彻底抹平的。
地还在。我们这些以前是“种地户口”的,地还在那儿,宅基地也还在。这既是好事,也是牵绊。你想彻底进城落户,这地怎么处理,就是个要考虑的问题。虽然现在政策活了,可以流转什么的,但终究跟你彻底没关系是不一样的。
福利待遇的“惯性”。虽然说养老、医疗都在并轨,尽量拉平差距,但实际上?一些补贴,或者具体的报销额度,可能还是会跟你原来的户口性质,或者你现在实际居住、工作的区域挂钩。感觉这东西像个影子,不是说立刻就没了。
教育这块儿,大城市的好学校,还是跟户口、房产绑得紧紧的。虽然名义上不分“农”和“非农”了,但你是不是“本地户籍”,这个区别还是实实在在的。
我个人的实践感受就是,这“种地户口”虽然成了历史名词,但它背后代表的那种城乡二元结构留下的印记,还在影响着咱们的生活。不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。很多隐性的东西,得慢慢靠发展去磨合,去拉平。就说这么多,都是我这些年自己看到的,感受到的,不一定都对,就是瞎唠唠。
本文来自作者[鸿海伟业]投稿,不代表鸿海伟业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xubo.com/post/1168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鸿海伟业的签约作者“鸿海伟业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种地户口是啥意思?和非农业户口到底有啥区别?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鸿海伟业]内容主要涵盖:成都公司注册
本文概览:说起这个“种地户口”,也就是咱们以前老说的“农业户口”,我这肚子里可真有不少话能唠唠。这玩意儿跟着咱们这代人,真是经历了太多变化了。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