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口迁入大学有什么好处?提前了解清楚避免将来后悔!
说起当年上大学迁户口这事儿,还真是我自个儿一步步办下来的,现在回想起来,感觉还是挺值得说道说道的。
那时候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,心情那叫一个激动,感觉人生新篇章就要开始了。跟着通知书一起寄来的,还有一堆材料,其中就有个关于迁户口的选择题。当时我家离学校那叫一个远,坐火车都得吭哧吭哧一天一夜。迁还是不迁?我爸妈也没啥主意,就让我自个儿琢磨。
一、为啥琢磨着要迁过去
我当时主要想了这么几点:
- 图个方便:你想,离家那么老远,万一有个啥事儿要办身份证、护照啥的,难道还专门请假跑回家?我那会儿就听说,身份证丢了或者过期了,你要是户口不在本地,那可就麻烦了,得回老家派出所折腾。迁到学校,那不就在眼皮子底下了嘛方便多了。
- 想着以后:虽然那时候才刚上大学,对未来也没个定谱,但心里头隐隐约约觉得,大学所在的那个城市挺不错的,是个大地方,机会可能也多点。万一毕业了想留在那边发展?我听说,有些工作,特别是那种比较稳定的单位,好像对本地户口有点儿“偏爱”。虽然不知道真假,但想着有备无患嘛
- 融入感?这个可能有点虚,但感觉户口本落在那个城市了,好像自己就更像是那个城市的一份子了,心理上感觉能更快融入。
二、动手办起来,跑前跑后
决定要迁了,那就得行动起来。我记得那会儿流程大概是这样:
第一步,拿着录取通知书和家里的户口本,到我们老家那边的派出所,跟警察叔叔说明情况,要办个《户口迁移证》。这步还算顺利,填了些表格,盖了章,就把那个关键的迁移证拿到手了。
第二步,开学报到的时候,把这个《户口迁移证》连同其他入学材料,一起交给学校负责户籍管理的老师。他们会统一收集,然后拿到学校所在地的派出所去办理落户。
第三步,等学校通知。过了一段时间,学校通知我们去领新的学生集体户口页,或者直接就是让你去派出所办新的身份证。我记得我去派出所拍照按指纹,没多久就拿到了印着大学所在地地址的新身份证。
三、迁了之后,感觉咋样?
大学四年下来,真切体会到好处了。
- 办证件真方便:大二那会儿,我钱包丢了,身份证也跟着没了。当时心里那个急,但还好户口在学校。我直接去学校保卫处开了个证明,然后去学校所属的派出所补办,没费多少周折,比我那些户口还在老家的同学省事儿多了,他们有的还得折腾着让家里人寄材料或者干脆本人跑回去。后来想办个港澳通行证出去玩,也是直接在学校这边申请的,不用跑回老家。
- 找实习兼职偶尔有点用:有几次找假期实习或者兼职,对方随口问了句是不是本地户口,虽然感觉不是决定性因素,但回答“是”(学校集体户口也算嘛),心里多少有点底气。
- 毕业那会儿的选择:虽然我没留在那个城市,但当时找工作的时候,确实遇到过几个单位,特别是考某些地方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,公告里明确写着或者倾向于要本地户口的。虽然这不代表迁了就一定能进,但不迁的话,可能连报名的门槛都摸不到。这让我感觉当初迁户口这个决定,至少在那个节点上,是给我多提供了一些选择的可能。
我个人的经历感觉,如果你上的大学离家特别远,而且学校所在的城市你还挺喜欢,将来也有点想法可能留在那儿发展,那把户口迁过去,确实能省不少事儿,尤其是在办各种证件方面,便利性是实打实的。这事儿也不是绝对的,主要还是看个人情况和未来的规划。我当时迁了,回头看觉得挺符合我那会儿的需求和后来的经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