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企业负责人变更后,日常费用报销存在涉税风险。本文通过剖析常见风险点,提供规避建议,帮助读者合理报销,降低税务稽查风险。
1、发票抬头不符
新负责人上任后,财务人员应及时修改发票抬头,确保报销凭证与企业名称一致。若发生发票抬头不符的情况,可向税务机关申请更正,避免虚开发票或重复抵扣的风险。
2、凭证不完整、不合规
日常费用报销应提供完整、合规的原始凭证。例如,餐饮发票须注明消费明细、用餐人数等;交通发票须注明起点、终点等信息。凭证不完整或不合规可能被认定为虚假支出的凭证,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。
3、支出与经营无关
企业费用报销必须与经营活动相关。个人支出、与经营无关的费用不能作为企业费用报销。否则,税务机关可能认定为企业利润分配,增加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。
4、现金报销超标
税法规定,企业现金报销金额不得超过2000元。超过部分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。违反规定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未开具发票的支出,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。
5、发票持有人的真实性
企业在收取发票时,应核实发票持有人是否真实存在。若发票持有人为虚假企业,则该发票为虚开发票,不能用于报销或抵扣税款。
Q1:报销凭证不完整会导致什么后果?
A1: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。
Q2:个人支出可以作为企业费用报销吗?
A2:不可以,必须与经营活动相关。
Q3:现金报销的最高限额是多少?
A3:20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