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懂私房动迁户口没用的原因,拆迁安置时心里更有数。
得,今天唠唠我们家那档子动迁的事儿,主题就是:折腾半天,发现私房动迁,户口本好像真没啥大用。
一开始瞎折腾
几年前,我们家那老房子,就是那种自己盖的老私房,划进拆迁范围。一开始听到消息,全家都挺懵,然后就是各种打听。七大姑八大姨,街坊邻居,网上查的,都说这动迁,户口最重要,人头多分钱!
这下家里可炸开锅。我爸妈就琢磨着,谁谁谁户口还在老家,得赶紧迁回来;谁谁谁刚结婚,媳妇户口要不要也落过来?那段时间,为这户口的事儿,真是跑断腿,托不少关系,心里那个急,就怕到时候因为户口少,吃大亏。
- 跑派出所: 问政策,问流程,看能不能把外地亲戚户口挪过来。
- 找人咨询: 逮着个稍微懂点儿的就问,网上查各种帖子,越看越糊涂,有的说有用,有的说没用。
- 家庭会议: 隔三差五开会,讨论的就是户口,怎么操作能利益最大化。
现在想想,那会儿真是有点魔怔,全家心思都扑在户口本上那几页纸上。
动迁办给泼冷水
等到动迁组正式进驻,我们拿着一堆材料去咨询具体政策的时候,才算搞明白。
接待我们的那个工作人员,挺直接,看看我们的房产证,问问基本情况,然后就说:“你们这是私有产权房,主要就是看你们这房本上的面积,还有房子的评估价值。户口嘛肯定会登记,但跟主要的补偿款关系不大,不是按人头算的。”
当时我记得我爸还追问一句:“那多几口人,一点儿用没有?”
人家解释说:“政策就这样,私房主要看物权。可能会有点象征性的补助,比如搬家费什么的按户给,但大头,就是房子的钱,跟你房本上登记几个人没直接关系。你们得把房产证、土地证这些看这才是关键。”
这话一出来,我们全家都有点傻眼。之前那些为户口跑前跑后的折腾,好像一下子都成无用功。
咋办的
后面就按部就班走。评估公司来测量、评估,我们看评估报告,跟动迁办谈补偿价格。整个过程,确实,核心就是围绕着房子的面积、结构、新旧程度、地理位置来的。签协议的时候,补偿款明细列得很清楚,大头就是房屋价值补偿,再加上一些搬迁补助、临时安置费之类的。
户口本确实也交上去,登记信息,但真没看出来因为户口人多人少,钱就差出一大截。我们家户口不算少,隔壁邻居家里挂更多户口,拿到的钱,跟我们按面积算下来,比例是差不多的。没出现那种因为多两口人就多几十万的情况。
我的经验总结
通过我们家这回事,我算是弄明白,至少在我们经历的那次私房动迁里,户口本真没传说中那么神通广大。
关键还得看政策! 不同的地方,不同性质的房子(比如公房、保障房),动迁政策可能完全不一样。有的地方可能确实会考虑人头因素,特别是涉及到安置房分配的时候。
但如果你家也是私房,要动迁,我个人建议:
- 先别急着折腾户口: 等政策明确再说,别自己吓自己,也别瞎忙活。
- 把房产证、土地证保管 这才是证明你权利的核心文件。
- 仔细研究动迁补偿方案: 官方文件最靠谱,看清楚补偿是按面积、按人头,还是综合考虑。
别听风就是雨,人家说啥就是我们家这回就是个例子,一堆人折腾户口,发现,对主要补偿没啥大影响。这只是我们家的个案经历,不代表所有情况都一样,但至少是个参考。关键时刻,还得看白纸黑字的官方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