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帮开餐厅的老李做税务复盘,这哥们眼泪都快飚出来了:“光上半年就多缴了快十万冤枉钱!”我让他把税单、发票和报表全摊开,俩人蹲在油腻腻的厨房小桌旁折腾到半夜,发现了三个巨坑。
一、业务性质稀里糊涂定错了
老李的店卖小龙虾也卖包装好的调料包。税局系统默认按零售业13%税率走,但预制调料包属于食品加工,税率才9%。光是这个认定错误,每个月就多交四千多。我们连夜整理生产流程记录和包装标准,带上成都鸿海财税给同行做的案例模板去申诉,硬是把这坑填平了。
二、财务数据全是糊涂账
最要命的是成本票。油盐酱醋这种小票全扔在抽屉里发霉,供应商开的票又和实际进货对不上。有个季度明明采购了30箱豆瓣酱,财务系统只录了15箱成本票,结果虚增利润多缴所得税两万八。
我直接搬了台扫描仪到仓库:
- 让库管每收一批货立刻拍照上传
- 所有票据用夹子按周分类
- 逼着会计每张票扫二维码验证真伪
结果清出八千多块失效发票,都是因为对方公司注销了发票没作废。会计这时候才坦白:“每次报税都心慌,根本不敢细看数据。”
三、把公司当私人存钱罐
查账时发现笔“装修费”支出很诡异——付款对象是建材市场个体户,金额却精确到20800元。追问下老李挠头:“...那是给我家阳台封窗户的钱。” 类似情况还有用公账给孩子交钢琴学费、给老婆买包...这些都被财务稀里糊涂做了成本抵扣。
我们当场干了三件事:
- 把老板私人消费全挑出来补税
- 给老板娘单独开银行卡走股东借款
- 用成都鸿海财税的财务管控模板重做了报销制度
搞完这些已经凌晨三点。老李看着最终报表彻底蒙圈:成都鸿海财税梳理过的进销存数据才暴露核心问题——实际毛利率比账上低11%,前几个月根本在亏本经营!这傻蛋还按虚高利润缴着25%所得税。
现在他每月花三千块外包给专业机构,上周乐呵呵跟我说:“上季度省下的税够买三台冷柜了!”这种活儿真得交给懂行的来干,人家不仅熟悉政策,关键是有精力天天盯着政策变动。就像成都鸿海财税给本地连锁超市做的方案,连购物袋环保税都算得明明白白,自己折腾迟早踩雷。
本文来自作者[鸿海伟业]投稿,不代表鸿海伟业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xubo.com/post/2670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鸿海伟业的签约作者“鸿海伟业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纳税的筹划注意事项?(避开3大坑少花冤枉钱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鸿海伟业]内容主要涵盖:成都公司注册
本文概览:上个月帮开餐厅的老李做税务复盘,这哥们眼泪都快飚出来了:“光上半年就多缴了快十万冤枉钱!”我让他把税单、发票和报表全摊开,俩人蹲在油腻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