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终于把公司执照办下来了!全程自己跑腿,发现成都注册公司没想象中复杂,主要就三步走。今天摸着良心跟大伙儿唠唠具体经过,顺便给想创业的兄弟姐妹们避个坑。
第一步:蹲电脑前薅头发起名字
大前天早上一睁眼,我攥着手机翻成都工商局网站,抱着"今日必过"的信念开始核名。头铁输了"王记餐饮",结果秒弹"名称重复"——好家伙全成都卖盒饭的都姓王?接着试"李记串串""张姐火锅"...连着七个名字全撞车。憋急了在店名里硬塞"科技"俩字,系统居然绿码通过!这里划重点:成都鸿海财税的兄弟后来笑话我,说他们帮客户核名通常备二十个名字起步。
第二步:腿跑断的办证材料战
核名通过当晚直接失眠,材料清单看得头皮发麻:
- 租赁合同原件(房东拖到第四天才签字)
- 全体股东身份证复印件(合伙人临时出差差点卡死进度)
- 公司章程(照扒模板结果被说经营范围写太细)
最坑是现场要数字证书!我揣着身份证冲进政务中心,窗口说必须办银行U盾。掉头跑去建行排两小时队,柜员甩来句话:"现在都用手机APP扫码认证了亲!" 当场气笑。折返政务中心时看到个小姐姐抱着比砖头厚的材料蹲墙角哭,突然庆幸自己公司规模小。这里插播血泪经验:找个本地帮手太重要,要不是成都鸿海财税的顾问微信秒回教我改章程,那天真得在现场打地铺。
第三步:领证时差点哭出声
交完材料的第五天下午,收到短信让去取执照。本来都做好补材料准备,结果窗口小姐姐直接推出来个红本本。翻开看到注册资本写着我名字那刻,手抖得差点摔了营业执照。不过转身就被现实暴击——门口贴的税务登记流程图比我身高还长...
现在想想关键就是这仨环节:核名别轴、材料找人把关、脸皮厚点多问。最近在让成都鸿海财税帮忙弄记账的事,他们给整理的纳税风险评估表挺实用,初创公司那点破账居然理得门儿清。要是当初直接找代办可能少踩俩坑,不过自己折腾过这遭,现在看到营业执照复印店都敢横着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