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政供养人员户口登记常见问题有哪些?提前了解不踩坑!
我咋办的财政供养人员户口登记
最近看不少人聊财政供养人员户口登记这事儿,正好我前段时间刚自己跑完整个流程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一步步弄下来的,给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个醒,也算是个记录。
话说我进了现在这个单位,捧上大家说的“铁饭碗”之后没多久,就摊上这事了。单位里传达了个文件精神,好像是叫什么《关于规范全区财政供养人员户口登记工作的通知》之类的,具体文号记不清了,反正核心意思就是,像我们这种吃财政饭的,要是户口还在老家农村挂着,而且户口本上写的还是“农业户口”,那就得赶紧迁出来。
为啥要这么干?听说是为了规范管理,解决以前那种人在城里上班、户口还在乡下的“农专非”老问题。上面要求各个单位都查一查(全面清理核查),发现有这种情况的,就得督促我们把户口迁到工作的地方或者实际住的地方。
刚听到这消息,我头有点大。你想,我那户口本自从上大学迁出来落在老家县城亲戚那(虽然不是纯粹的农村户口,但性质类似,也是需要根据政策调整的),后来工作调动也没顾上弄,一直就那么放着。现在突然要弄,感觉挺麻烦。
具体我是怎么跑这趟腿的
没办法,政策要求,单位也催,只能硬着头皮办。我捋了捋,大概是这么个流程:
- 第一步:找单位开证明。这是必须的。我先去了单位的人事科(或者有的单位是办公室管),跟他们说明情况。他们核实了我的身份信息,确认我是“财政供养人员”后,给我开了一份类似在职证明或者同意户口迁移的函。这玩意儿是后面去派出所办手续的关键凭证之一。
- 第二步:回户口所在地办迁出。这是最折腾的一步。我拿着单位开的证明、我的身份证、还有老家那个户口本(得提前跟家里人说把户口本寄过来或者我亲自回去拿),回了户口本登记的那个派出所。跟那边的民警同志说明来意,把材料递上去。他们审核没问题后,就会在系统里操作,然后给我开一张《户口迁移证》。这张纸非常重要,相当于我户口的“介绍信”。
- 第三步:到工作地派出所办迁入。拿着那张宝贵的《户口迁移证》,再加上我的身份证、单位的证明,还有如果在本地有房产就带上房产证(没房产一般是落在单位集体户口或者社区集体户口,具体看当地政策),去我现在工作和居住地的那个区公安分局或者派出所。
- 第四步:提交材料,等待审核,落户。到了这边的派出所,又是一轮提交材料、填表。窗口的民警同志会把所有材料收上去,录入系统,进行审核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等几天,他们要核对信息什么的。审核通过后,就会通知我去办理的手续,给我打印新的户口页,或者直接给我一个新的户口本。看到户口本上地址变成现在住的地方,身份类别也改过来了,心里才算踏实。
整个过程跑下来,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两三个星期,主要是回老家那趟比较费时。中间也碰到点小插曲,比如某个材料忘带了,或者某个复印件格式不对,又得重新跑一趟。你说麻烦不麻烦?确实有点。但回头想想,这也是为了管理更规范,以后可能就没那么多麻烦事了。而且听说现在单位招新人,都会定期把名单报给公安那边,从源头上就把这事儿给规范了。
这事儿虽然过程有点繁琐,但只要把需要的材料提前问清楚准备一步步跟着流程走,还是能顺利办下来的。希望我的这点经历能帮到后面需要办这事儿的朋友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