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口籍性质有哪几种?不同类型有什么区别?
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的“户口籍性质”这事儿,一开始我也挺懵的,感觉像回到了上个世纪。
事情是这样的,最近要办个什么材料,需要填户口性质,我寻思着,现在还有这玩意儿?不是都叫居民户口了吗?但表格上明明白白写着:农业户口、非农业户口,二选一。
得了,看来躲不过了。
第一步,当然是问度娘。搜了一圈,发现说法五花八门,什么城镇户口、农村户口、居民户口... 越看越糊涂。有的说已经取消农业户口了,有的说只是改了个名字,本质没变。这给我整不会了,感觉信息时代,找个准信儿都难。
那咋办?不能瞎填,万一填错了,耽误事儿就麻烦了。
我决定直接上手,从根儿上查。
翻出我的户口本。仔细看了一遍,上面只写了“家庭户口”,没写啥农业非农业的。这... 相当于没说!
然后,我又翻出老爸老妈的户口本,他们的更老,还是那种老式的,上面写的是“农业家庭户”。
到这里,我心里大概有个谱了:我爸妈那辈肯定是农业户口,那我?难道继承了?
为了确认,我跑了一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。
到了派出所,人挺多,排了半天队才轮到我。我把情况一说,户籍警大姐估计见多了这种事儿,很淡定地跟我说:“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了,统一叫居民户口。但是,如果你父母是农业户口,你又没迁过户口,那你的户口性质很可能还是沿用你父母的。”
我一听,果然!
大姐接着说:“不过这个东西各地政策不一样,你最好还是查一下你们当地的具体规定。有的地方可能已经自动给你转成居民户口了。”
得了,还得继续查。
回家后,我赶紧上网查我们当地的户籍政策。好家伙,还真有!找到了当地政府网站发布的户籍管理规定,上面写着:凡是在某某年某某月之前登记为农业户口的,如果满足一定条件(比如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),可以申请转为城镇居民户口。
看完规定,我赶紧对照了一下自己的情况,发现我完全符合条件!也就是说,虽然我父母是农业户口,但因为我一直在城市生活工作,实际上我已经可以算是城镇居民户口了。
但是,问题又来了!派出所大姐说的是“很可能还是沿用”,政策上说的是“可以申请转为”,也就是说,我的户口性质现在处于一种薛定谔的状态:既可能是农业户口,也可能是城镇户口,取决于有没有正式办理户口性质变更。
为了彻底搞清楚,我又给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打了个电话。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我,如果户口本上没明确写明户口性质,可以到派出所开具一个户籍证明,上面会详细注明。
这下总算有眉目了!
第二天,我又屁颠屁颠跑到派出所,跟户籍警大姐说明情况,大姐很爽快地给我开了一个户籍证明。拿到证明一看,上面赫然写着:“居民户口”。
这下,总算尘埃落定!
总结一下这回折腾的经历:
1. 遇到户口性质这种问题,别想也别轻易相信网上的信息,一定要以当地政策为准。
2. 户口本上的信息不一定是最新的,最好去派出所开个户籍证明,这个最靠谱。
3. 如果符合条件,可以考虑把户口性质转为城镇居民户口,以后办事儿可能方便一些。
户口这事儿,看似简单,挺复杂的。多跑跑腿,多问问,总能搞清楚的。希望我的这回经历能帮到大家,少走弯路!